汉诺威96对马格德堡新闻发布会,汉诺威96对汉堡

tamoadmin 热点聚焦 2024-05-06 8 0

二战时期,德国有哪些喷气战斗机王牌飞行员?

击落苏联飞机345架、美国飞机7架共352架的埃里希·哈尔特曼,是德军飞行员王牌中的第一王牌。他被称为“黑色魔鬼”, 1942年第一次参加空战时,却只有20岁,参战不久即成为德军的英雄。他的另一个纪录同样没有被打破过:全胜的战绩,无一僚机被击落。

格哈德·巴克霍恩是排名第二的德军王牌飞行员,共击落了301架敌机。1941年以后,他是德国空军著名的第52战斗机联队成员,主要在东线作战。因为格哈德击沉了苏联功勋飞行员尼古拉的飞机导致了他的死亡,因此,苏联空军曾悬赏要他的人头。

君特·拉尔,参加了600多场战斗摧毁了275架敌机,排在第3位。战后,他参与组建了西德空军,并成为西德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代表。

汉诺威96对马格德堡新闻发布会,汉诺威96对汉堡

排名第4至第10的王牌飞行员及其战绩是:奥托·凯蒂尔267架,沃尔特·诺伍蒂尼258架,魏尔姆·巴茨237架,埃里希·鲁道尔弗222架,亨里茨·贝尔220架,赫尔曼·格拉夫212架,海因里希·埃尔勒208架。

二战所有国家击毁敌机最多的飞行员,前80人全部属于德国空军,包括几名女飞行员。他们当中,103名飞行员击落的敌机,超过了100架。摧毁了10架飞机以上的,有2500人。

德军飞行员,比盟军飞行员击落敌机多得多的原因,主要是双方目标和战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战争初期,尤其是“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领土,将更多地的力量放在攻击轰炸机而不是战斗机上。

德军战斗机在编队上,偏爱围绕王牌飞行员形成战斗序列,无论他的军阶如何。这一方面使得资源向优秀飞行员倾斜,另一方面,更起到了激励作用。此外,德军飞行员的训练时间,比盟军飞行员的训练时间,要多得多。

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航空器的一战之后,德国就形成了对飞行员的崇拜,尤其是王牌飞行员。二战期间,空军的胜利故事,是纳粹重点宣传的对象,也是德国民众十分喜欢阅读的故事。因此,德国总是能招到最优秀、最勇敢也最有热情的年轻人加入空军。

早在纳粹掌权之初,希特勒就开始改造、扩展、强化德国空军。1939年至1945年,德国共生产出近12万架军用飞机。二战期间,在德国空军服过役的人,超过340万。1.48万名飞行员在战斗中丢了性命,6900人严重受伤。

有没有详细介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语:The Peace of Westphalia,德语:Westfälischer Friede)是指1648年5月至10月间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是近代第一个国际法合约,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历史上有近八百万人丧生的动荡时期。学者普遍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开始。

和约的谈判过程颇为冗长。由于双方都希望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谈判进而控制谈判,谈判主要在两个城市进行。共计109名交战国代表出席谈判,但代表们并不每次都同时出席。会议共签署三份条约以终止对应的相互交叠的战争:明斯特和约、明斯特条约和奥斯纳布吕克条约。这些条约结束了哈布斯堡及其天主教派盟友与新教势力(瑞典、丹麦、荷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各邦)及其盟友法国(尽管信仰天主教但反对哈布斯堡)之间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划分了一条南北分界的宗教信仰线。条约还结束了西班牙与荷兰共和国之间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前者正式的承认后者的独立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以外交会议订立和约的先例。基于各个主权国家共存的概念,新的政治系统在欧洲中部形成。由于权力平衡,国家间的侵略战争得到遏制,反对干预别国内政的准则开始得到认可。随着欧洲影响力逐渐遍布全球,这些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尤其是主权国家的概念,逐渐流行成为国际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则。

先介绍一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下简称合约)的产生背景,1618-1648 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这三十年战争其实就变相的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大一统”的局面。同时也标志着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以外交会议订立和约的先例。基于各个主权国家共存的概念,新的政治系统在欧洲中部形成。由于权力平衡,国家间的侵略战争得到遏制,反对干预别国内政的准则开始得到认可。随着欧洲影响力逐渐遍布全球,这些威斯特伐利亚原则,尤其是主权国家的概念,逐渐流行成为国际法和世界秩序的中心原则。

合约内容

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这里要解释以下这两个条约,大致意思都是主权问题,不想继续在宗教统治下了。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在位)同帝国境内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1555年在奥格斯堡签订。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统局面,是路德宗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根据。德意志诸侯通过和约扩大了政治和宗教权势,侯国分立体制进一步巩固。

《布拉格和约》1866年,普鲁士为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对奥地利进行的战争。又称"七周战争"8月23日签订《布拉格和约》。条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普鲁士获得汉诺威、黑森、拿骚、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威尼斯归还意大利。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成立,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准备了条件。

2.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臣民不愿改宗者限期迁出;其中归正宗加尔文宗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为标准年,凡在1624年1月1日之前占有的教产可以保留(在普法尔茨及其联盟地区,以1619年为标准年)。

4.神圣罗马帝国内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帝国皇帝及皇室宣战;而帝国皇帝依然无权决定任何重大问题,如宣战、媾和、课税和征兵等。